“現在誰還打公用電話?”市民言小姐握著一款樣式時髦的手機,從市區府山西路的一個公用電話亭前走過。
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,手機日益普及,曾經風靡一時的公用電話亭現在可謂是門庭冷落。那么,公用電話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?對此,市政協委員朱順德在提案《改造設備,加強公用電話亭公益職能》中認為,公用電話亭考慮更多的是公益職能,因此公用電話亭仍有存在的必要,我們要做的,是對其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造,充分發揮其作用。
市區電話亭很多,普遍使用率不高
昨天,記者隨機走訪了市區幾條主要道路,發現公用電話亭的分布還是比較密集的,比如解放路延安路口至軒亭口段,有公用電話亭近20個;延安路環城東路口至中興路口段,有公用電話亭10來個;府山西路勝利路口至國際大酒店段,有公用電話亭5個。
記者發現,市區街頭的公用電話亭大多設備完好,電話也能正常使用。公用電話多為插卡式電話,如府山西路勝利路口至國際大酒店門口段的5個公用電話,有4個是智能卡式公用電話,還有1個是鄉音卡專用電話。
不過,盡管公用電話亭在街頭分布較多,但使用公用電話的卻不多。記者一路過去,沒看到一個人在電話亭打電話。在府山西路的一個公用電話亭旁,記者在現場觀察了半個多小時,仍是無人來打電話。
“公用電話使用起來并不是很方便?!敝祉樀略谔岚钢姓J為,隨著手機的普及,目前公用電話亭的主要使用對象,一部分是低收入外來務工人員、學生、游客等,他們主要考慮公用電話資費便宜;另一部分是因手機沒電等原因而急需使用公用電話的人。但現有公用電話亭里大多是插卡式電話,使用時還需到指定的經銷點購買儲值IC卡,這對應急使用公用電話的人來說顯然不方便。
在府山西路的一個報刊亭,記者發現有電話IC卡出售。攤主告知,IC卡最小面值是30元,如果只是應急使用一次,顯然不劃算。
電話亭宜升級換代,凸顯社會效益
公用電話亭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的標志之一,也是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。盡管很多人已擁有了手機,公用電話越來越受到冷落,但是即使在美國、歐洲等通信業更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,城市中也仍舊布滿了公用電話亭?!斑@是因為,公用電話亭考慮更多的不是經濟效益,而是社會效益?!敝祉樀抡J為。
在公用電話亭,110、119、120等應急電話是可以直接免費撥打的,在市民遇到緊急情況時,如果身邊沒有通信工具,這個電話亭就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。
不僅如此,由于公用電話打長途時資費相對便宜,因此依然受到一些外來務工人員、學生、外地游客的青睞。在學校、外來員工集聚區附近的公用電話,也相對使用較多。
朱順德建議,將插卡式電話改成投幣電話或者插卡投幣兼容電話。投幣電話的使用優點是方便,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較小,對于因應急需要而偶爾使用公用電話的市民來說比較方便,尤其是對外來游客來說更加方便。在學校周邊或者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地方則可以繼續推行IC卡電話,以滿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。
除了通話功能,還可將公用電話亭打造成為宣傳紹興的窗口,比如放置景點宣傳資料等,還可以張貼地圖,方便需要的游客。
記者了解到,國內一些城市已對傳統公用電話亭進行了改造,比如上海把公用電話亭改造為WiFi亭、信息亭和基建亭三大類,WiFi亭增加WiFi信號覆蓋,市民可在WiFi亭附近高速上網;信息亭可查詢出行線路、訂餐、訂票等;基建亭可繳費、打印照片等。紹興或可借鑒外地經驗,把公用電話亭升級換代成多媒體電話亭,以更好地彰顯其存在的價值。